粉塵對人體的危害
信息來源: http://www.vegehouses.com 時間:2018-04-19 13:15:10
粉塵分類
(1) 按物質組成分類按物質組成粉塵可分為有機塵、無機塵、混合塵。有機塵包括植 物塵、動物塵、加工有機塵;無機塵包括礦塵、金屬塵、加工無機塵等。
(2) 按粒徑分類按塵粒大小或在顯微鏡下可見程度粉塵可分為:粗塵,粒徑大于 40Mm,相當于一般篩分的最小粒徑;細塵,粒徑10?40Mm,在明亮光線下肉眼可以見到; 顯微塵,粒徑0. 25?10Mm,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亞顯微塵,粒徑小于0.25pm,需用 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不同粒徑的粉塵在呼吸器官中沉著的位置也不同,又分為:可吸入 性粉塵即可以吸入呼吸器官,直徑約大于lOpm的粉塵,微細粒子直徑小于2. 5Mm的細粒
粉塵,微細粉塵會沉降于人體肺泡中。
(3) 按形狀分類不同形狀的粉塵可以分為:①三向等長粒子,即長、寬、高的尺寸相 同或接近的粒子,如正多邊形及其他與之相接近的不規則形狀的粒子;②片形粒子,即兩方 向的長度比第三方向長得多,如薄片狀、鱗片狀粒子;③纖維形粒子,即在一個方向上長得 多的粒子,如柱狀、針狀、纖維粒子;④球形粒子,外形呈圓形或橢圓形。
(4) 按物理化學特性分類由粉塵的濕潤性、黏性、燃燒爆炸性、導電性、流動性可以 區分不同屬性的粉塵。如按粉塵的濕潤性分為濕潤角小于90°的親水性粉塵和濕潤角大于 90°的疏水性粉塵;按粉塵的黏性力分為拉斷力小于60Pa的不黏塵,60?300Pa的微黏塵, 300?600Pa的中黏塵,大于600Pa的強黏塵;按粉塵燃燒、爆炸性分為易燃、易爆粉塵和 一般粉塵;按粉料流動性可分為安息角小于30°的流動性好的粉塵,安息角為30°?45°的流 動性中等的粉塵及安息角大于45°的流動性差的粉塵;按粉塵的導電性和靜電除塵的難易分 為大于10nfl ? cm的高比電阻粉塵,104?10uf2 ? cm的中比電阻粉塵,小于1040 ? cm的 低比電阻粉塵。
(5) 其他分類還有分為生產性粉塵和大氣塵,纖維性粉塵和顆粒狀粉塵,一次揚塵和 二次性揚塵等。過程分類分為自然粉塵、人工粉塵和工業粉塵。
粉塵對人體的危害
1.呼吸器官的構造和功能
人在呼吸時吸人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其過程包括下列三個方面:①在肺內空氣和血液 之間的交換,稱為外呼吸;②在組織內血液和組織之間的交換,稱為內呼吸;③在肺和組織 之間由血液輸送氣體。
下面介紹各呼吸器官的構造和功能,以及呼吸(換氣)的機理和氣體的輸送過'程。
(1) 鼻的構造和功能在鼻的正中部有一個骨質隔膜(鼻中隔),把鼻子分成k右兩個 鼻腔。左、右鼻腔的外側壁有上、中、下三個鼻甲,像折流擋板一樣向外突出,把鼻道分成 三個空氣通路。鼻道起自至鼻孔至咽喉??諝馔ㄟ^鼻 孔進人咽喉、氣管等(圖1-2)。
鼻子既是外界空氣的吸人口,又是通向咽喉的通 路,空氣在此處與大面積黏膜接觸,除去異物。外部 空氣在這里得到加溫、加濕。每天約有1000mL的水 分通過鼻子加濕交給吸氣,因此送到咽喉處的空氣相 對濕度達75%?80%。
(2) 咽的構造和功能咽就是常說的喉嚨,大致 成圓筒形,位于頸椎前方,從小舌底連至食道。咽是 相當復雜的交通要道,空氣和食物由鼻和口進人后,
都通過咽和食道。
咽是空氣和食物的通路,對發聲也起重要的作用。
咽是鼓膜的保護裝置。當人們乘坐電梯和飛機等急速上升時,感到鼓膜脹疼,這是鼓膜內側 壓力增高所造成的。這時,如果咽口唾液,耳管則張開,使鼓膜內外壓力平衡,保護了 鼓膜。
喉的構造和功能喉也稱為聲門、嗓門等,是由九節軟管組合而成,軟骨之間用肌
肉和結締組織連接,形成緊固的腔體。前面是甲狀軟骨,男性有明顯的突起物,稱為喉結。 喉頭蓋是緊貼在甲狀軟骨上端的舌狀小瓣,在吞咽飲食時,開關喉孔。喉的上端有前后水平 伸出的皺襞叫做假聲帶。在假聲帶內側正下面有聲帶,兩個聲帶的間隙是聲門。深呼吸時, 聲門擴張。
(1) 氣管的構成和功能氣管是由軟骨和結締組織的膜構成的。氣管起于食道的前面, 止于支氣管。是一個筒形豎管。氣管的軟骨是C字形環骨,有了這個軟骨,在氣管內外壓 力變化時,也不致由于內外壓力差而被壓壞,并保持它的形狀,使空氣暢通。
氣管的作用是把空氣導人肺。由于它的內壁有纖毛上皮,因此,和其他纖毛一樣,能排 除吸入空氣中的微塵,并對空氣進行加溫、加濕。
如果由于某種原因氣管被堵塞,那么必須切開前頸部,使氣管和外部空氣連通,或者把 由嘴接來的管子插人氣管,以保持呼吸,否則人就會因窒息而死亡。
(2) 支氣管氣管分為兩個分支,形成左、右支氣管。支氣管向外側下方伸展,至肺 門。支氣管的構造和氣管相同。支氣管逐次分岔,變細,最后人肺部。左、右支氣管大約各 分十個分岔,稱為支段支氣管。支段支氣管還進一步分岔,形成支段細支氣管,共分岔22?23 次,就變成肺泡。
在支段支氣管以下的氣管,軟骨的形狀不規則,內有平滑肌。如果支氣管再細,則軟骨 的形態消失。細小的支氣管,是由平滑肌和彈性纖維組織的薄管(;60. 5mm)構成。重要的 是,由支氣管到最末端的細支氣管,其內壁均覆蓋著纖毛上皮。
(3) 換氣功能組織到末端細支氣管為止,凡是支氣管都是空氣的通道,但是到了呼吸 細支氣管,開始具有氣體交換的功能。該細支氣管成為肺泡管,與肺泡囊連接。最小的呼吸 單位是肺泡。這種袋式的肺泡可使空氣出人,因此肺泡的氣體和血液之間相互擴散,容易進 行氣體交換。
(4) 呼吸器官的防御機構以肺代表的呼吸器官易受感染,引起肺炎和肺炎類疾病。
人們已經知道,咽喉周圍的扁桃體是防御感染的關口。對于正常的呼吸器官來說,人們 從19世紀30年代左右開始探索,有很多種解釋。到了 50年代,隨著電子顯微鏡技術的發 展,才清楚地認識到肺的防御機構的理論。其中,特別重要的是黏液和纖毛的自動伸縮機構 (或黏液氈層)的機理
“肺的黏液層氈”以每分鐘平均2cm的速度運動。對于正常的肺來說,平時起有效的自 凈作用,如果有細微的異物進入氣道,則扎進黏液中,隨纖毛運動,向喉頭方向移動。“黏 液氈層”對咳嗽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咳嗽時,乘著高速的氣流向出口移動的正是這種帶著異 物的“黏液氈層”的黏液。
在咳嗽過程中,吐出的痰不僅是氣管和支氣管以下的分泌物,而且也包括鼻腔和唾液腺 的分泌物。
相關的除塵器產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