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氣流技術
信息來源: http://www.vegehouses.com 時間:2018-04-28 14:58:28
斜氣流技術
對于高效電除塵器來說,組織良好的電場內部氣流分布是保證高效和低排放濃度的基 礎。通常要求電場內氣流均勻分布,即從電除塵器進口斷面到出口斯面全流程均勻分布。從 粉塵平均粒徑分布看,呈現出下部粉塵粒徑大于上部,前部粉塵平均粒徑大于后部的分布
規律。
組織合理的電場內部氣流分布,適應電除塵器收集粉塵的規律,是提高電除塵效率的重要內容。為此,開 始研究斜氣流技術.所謂斜氣流就是 按需要在沿電場長度方肉不再追求氣 流分布均句I而是按各電場的實際情 況和需要調整氣流分布規律。斜氣流 技術有各種各樣分布形式,圖5-$4所 示的是較典型的四電場分布形式之一€將一電場的氣流沿高度方向調整成i 小下大。只要在進氣煙箱中采取導流、整流和設置不同開孔率等措施,就能 實現這種斜氣流的分布效果。當煙氣進人一、二電場后,由于姻氣的自擴散作用,斜氣流速度場分布有所緩和,速度 梯度減小如圖&-SA Ca>? CM所靖R當煙氣進人三電場后不再受斜氣流的作用,速度場分事已基本趨于均勻,如圖5-54 Cc)所示。當煙氣進人末電場后,將煙氣調整成如圖5-54 (d)所示的速度場分布規律,往往采用在耒電場前段上抽氣的辦法來實現上太下小的速度 分布規律。合理的控制抽氣量,可以實現希望的速度場分布?;虿捎锰Ц叱鰵鉄熛渲行木€高 度,有意地抬高上部煙氣流速。造成如圖5-54 (d>的速度場分布。這樣做的目的是,有益 于對逃逸出電場的粉塵進行攔截,針對電場下部粉塵距灰斗落差/JV創造低流速環境,就有 希望將逃逸的漏塵收集到灰斗中。而讀于電場上部的粉塵,因其落人灰斗的距離很長,即便 是低流速也很難將其收集到灰斗中,更由于下部粉塵濃度遠高于上部,重點處理好下部粉 塵,不使其逃逸出電場,對提髙除塵效率有明顯的作用。此方法已在部分電除塵器上得到應 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靜電凝并技術
靜電凝并技術是近年提出的一種利用不同極性放電,導致粉塵顆粒荷不同電荷、進而在 瑞流輸運和靜電力共同作用下凝聚使粉塵顆粒變大的技術。該技術的應用,不僅可提高除塵 器的除塵效率、降低除塵器本體積及制造成本,還能減少微小顆粒的排放尤其對1^2.5微 細顆粒的凝聚效果明顯,從而降低微小顆粒的危害。
粉塵顆粒的凝并是指粉塵之間由于相對運動彼此間發生的碰撞、接觸而黏附聚合成較大 顆粒的過程。其結果是粉塵顆粒的數目減少,粉塵的有效直徑增*電除塵器理論指出,粉 塵荷電量的大小與粉塵粒徑、場強等因素有關。通常粉塵的飽和荷電由下式計算:
q b —4we o〔1 +■ 2 A. ^Eo i, 讕3
式中,<?h為粉塵粒子表面飽和電荷;e為粉塵粒子的相對介電常數;《為粉塵粒子半 徑;50為未受干擾時電場強度;ea為自由空間電容率。
從式(.5-23》中可以看出,粉塵粒子的飽和荷電量與粒子半徑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創 造條件,使粉塵在電場中發生凝并、粉塵顆粒增大,是提高電除塵器效率的有效途徑。
雙極靜電凝聚技術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利用不同極性放電導致粉塵顆粒帶上本伺電荷, 迸爾在湍流運輸過程中,碰撞凝集,通過布朗運動和庫侖力的作用由小顆粒結合成大顆粒的 技術。
凝聚器安裝在電除塵器的前面,如圖5-SS所示,長度大約5m的進口煙道上。凝聚器 內煙氣流速通常在lim/s左右。在凝聚器內的高煙氣流速能使接地極板不需要像電除塵器 那樣設置振打就能保持清潔,從而能節約 維護費用。對于100MW的發電機組,凝 聚器只需要5,kW左右的電力,對于引風 機增加的阻力不超過IfiOPa。運行費用 很低。
相關的除塵器產品推薦: